Go to Contents Go to Navigation

【韩中建交30周年】回顾韩中关系十大历史瞬间

滚动 2022年 08月 16日 18:00

韩联社首尔8月16日电 韩中关系在建交30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也经历“萨德”问题等大大小小的矛盾,并不一帆风顺。本文回顾象征韩中关系的光鲜与阴暗、往昔与前途的十大历史瞬间。

一、韩中签署建交联合公报(1992年)

1992年8月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韩国时任外务部长官李相玉和中国时任外长钱其琛签署《大韩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在韩国战争中兵戎相见的两国在停战39年后,化干戈为玉帛,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后冷战时代的背景下,韩国时任总统卢泰愚大力推进“北方外交”,而中国则需要摆脱外交孤立,双方战略互补、一拍即合。

二、黄长烨流亡与中国所发挥的作用(1997年)

朝鲜前党中央书记黄长烨是确立主体思想指导地位的“始作俑者”。他于1997年2月12日出席在日本举行的研讨会后,返程途中进入韩国驻京总领馆寻求庇护。朝方立刻要求中方不要放行,并派特工包围韩领馆。在韩国驻华使馆与外交部派遣的谈判组的努力和中方的谅解之下,黄长烨取道菲律宾,于同年4月20日平安抵韩。

当时美国也曾幕后力争黄长烨流亡美国,黄长烨弃朝投韩是衡量建交不久后韩中关系走向的重要政治事件。

三、东北工程歪曲历史(2002年)

2002年启动的“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与毗邻韩半岛的东北三省相关学术机构及大学联合组织的大型篡史项目,企图将叱咤满洲的高句丽和渤海的历史编入中国历史。

在韩方强烈抗议下,该“学术项目”于2007年告一段落,但不断有迹象显示地方政府层面的历史篡改活动从未停止。韩国教育部于2004年设立高句丽研究基金会,2006年设立东北亚历史财团,负责拨乱反正,廓清历史迷障。

四、韩中升格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

韩中关系从建交初期的睦邻友好关系开始逐级升格。1998年,韩国时任总统金大中与中国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

2003年,韩国时任总统卢武铉和中国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再将韩中关系升格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同年8月,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启动。中国作为主席国斡旋调解各国之间尖锐的利益冲突。有评价称,如果没有中国,韩朝美中俄日均参加的多边谈判机制本身就难以促成。

2008年,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与访韩的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意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保持至今。

五、习近平访韩与朴槿惠阅兵(2014年与2015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就职第二年的2014年7月访问韩国,预告了韩中关系的蜜月。韩国时任总统朴槿惠“投桃报李”,2015年9月出席了西方各国抵制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朴槿惠与习近平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一幕,标志着韩中开启蜜月期。

然而,韩中越走越近,令美国对朴槿惠政府产生怀疑和忧虑,同时暴露出韩国外交的悖伦。

六、韩中签署自贸协定(2015年)

经过3年多的谈判,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20年内90%的税目将逐步实现零关税,韩中树立了经贸合作的新丰碑。韩中自贸协定促进了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但韩国对华出口增幅小于自华进口增幅,导致对华贸易顺差减少。

2019年,韩国确定加入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世界规模最大、韩国首个加盟的超大自贸区。韩中自贸协定的第二阶段谈判仍在进行中,就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行磋商。

七、“萨德”入韩与中国反制(2016年至今)

驻韩美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激起中国反制,为韩中关系平添坎坷。韩美两国于2016年2月正式启动“萨德”议程,并澄清称“萨德”用于防御朝鲜的远程导弹,然而中方坚称“萨德”损害战略安全利益。中方的反制日益加码,针对韩流的限韩措施和限制赴韩旅游,使韩国相关行业陷入困境,“萨德”矛盾至今没有化解。

在最近的韩中外长会谈上,中方在“三不”(不增加部署“萨德”,不形成韩美日军事联盟,不参与美方的导弹防御系统)基础上,又提出“一限”(限制现有“萨德”的实际使用),又一次对韩施压,预示韩中关系修复之路前途多舛。

八、双边贸易超3000亿美元(2021年)

韩中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的63亿美元增至30年后的3000亿美元以上。2021年,韩国对华出口额1629亿美元,自华进口1386亿美元,对华贸易实现243亿美元的顺差。

200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至今保持着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目的地的地位。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单看今年前4个月,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

九、尿素荒与供应链危机(2021年)

去年10月,中国事实上叫停尿素出口,导致韩国尿素溶液断货,价格疯涨。韩国柴油车占比高,需要大量车用尿素溶液处理尾气,但其原料尿素几乎全部依赖中国进口。此前,中国出产的汽车线束断供也曾导致韩国整车厂商大面积停产,同样暴露韩国过度依赖中国进口的供应链瓶颈。

无独有偶,美国也饱受新冠疫情、俄乌开战等引爆的全球供应链危机的困扰。美国以盟友、伙伴抱团的方式重塑供应链,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倡议缔结“芯片四方联盟”(Chip 4)。继宣布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后,韩国还决定参加“Chip 4”预备会议,顺应美国主导的供应链重组大势的同时面临平息中方忧虑的难题。

十、文创限韩挑起民间对立

1990年代末,影视剧、时装、游戏、饮食等文创韩流在华大行其道。2014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中国大江南北,2016年,《太阳的后裔》再掀收视狂潮,征服无数中国观众。但后来“萨德”反导系统入韩,中方采取“反萨”措施,韩国文创频吃闭门羹。由此,韩国民众的对华观感恶化,中国民间的反韩情绪也高涨。

在此背景下,北京冬奥开幕式的韩服争议、短道速滑判罚争议、韩国传统美食的起源之争等话题引起两国网友的热议,助长了两国年轻人彼此的恶感。两国之间的文化之争、民族情绪对立,成为横在韩中关系面前的又一道坎。(完)

资料图片:1992年8月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李相玉(左)和钱其琛签署建交联合公报后握手言欢。 韩联社

资料图片:1992年8月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李相玉(左)和钱其琛签署建交联合公报后握手言欢。 韩联社

资料图片:1997年4月20日,以炮制“主体思想”著称的前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黄长烨(左)飞抵城南市首尔机场后,与一同投奔自由的心腹、前朝鲜丽光贸易联合总会社总社长金德弘三呼万岁。 韩联社

资料图片:1997年4月20日,以炮制“主体思想”著称的前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黄长烨(左)飞抵城南市首尔机场后,与一同投奔自由的心腹、前朝鲜丽光贸易联合总会社总社长金德弘三呼万岁。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04年11月1日,中国吉林省集安市博物馆将曾与隋唐分庭抗礼的东北亚大国高句丽矮化为一隅之地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韩联社(图片严禁转载复制)

资料图片:2004年11月1日,中国吉林省集安市博物馆将曾与隋唐分庭抗礼的东北亚大国高句丽矮化为一隅之地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韩联社(图片严禁转载复制)

资料图片:2008年5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李明博(左)与胡锦涛联合召开记者会后握手。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08年5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李明博(左)与胡锦涛联合召开记者会后握手。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各国首脑检阅解放军受阅部队。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各国首脑检阅解放军受阅部队。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朴槿惠(后排左)与习近平见证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与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签署自贸协定。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朴槿惠(后排左)与习近平见证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与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签署自贸协定。 韩联社

资料图片 韩联社

资料图片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21年11月14日,仁川市一家加油站贴着尿素溶液断货的告示。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21年11月14日,仁川市一家加油站贴着尿素溶液断货的告示。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22年2月4日下午,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冬奥开幕式上,演出人员身穿韩服亮相。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22年2月4日下午,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冬奥开幕式上,演出人员身穿韩服亮相。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22年2月8日下午,在首尔市龙山站,市民收看报道短道速滑误判争议的新闻。 韩联社

资料图片:2022年2月8日下午,在首尔市龙山站,市民收看报道短道速滑误判争议的新闻。 韩联社

knews@yna.co.kr

【版权归韩联社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复制】

关键词
主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