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国际裁判:一再误判算黑哨
韩联社北京2月8日电 “一次判罚可以是‘误判’,两次以上巧合就不是误判了,那是故意的。”国际滑联裁判、韩国短道速滑支援团团长崔龙九对2022北京冬奥短道速滑裁判“反复偏袒主队”的现象评价如上。
大韩体育会8日在北京冬奥主媒体中心紧急召开记者会,抗议短道速滑判罚不公。在前一天的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半决赛中,黄大宪和李俊瑞双双失去比赛资格,造成中国晋级决赛选手多出2人的局面。在决赛中,匈牙利选手刘少林也沦为“主场优势”的牺牲品,将金牌拱手让给中国选手。
崔龙九首先指出,黄大宪并没有犯规,黄大宪在过弯时前方有空间,在没有冲撞的情况下,自然地占有路线,取得领先位置。而中国选手任子威外道过弯,和身后的中国选手李文龙冲撞。崔龙九解释说,黄大宪与中国选手没有身体接触,如果是延迟变道违规超越造成接触,可以判罚失去比赛资格,但黄大宪毫无接触,不应如此判罚。
崔龙九还将李俊瑞被罚界定为误判。照崔龙九的说法,裁判认定李俊瑞进入内道过急,并在此过程中与匈牙利选手刘少昂接触。但崔龙九指出,李俊瑞正常进行内道超越,处于第2位置,在第4的中国选手武大靖的手碰到第3的刘少昂的臀部致其失衡,在摔倒过程中撞到李俊瑞。应该在刘少昂和武大靖之间裁定是否犯规,而不应在李俊瑞和刘少昂之间判罚。
崔龙九还指出,决赛的判罚也是误判。5名选手都有可判失去比赛资格的动作,刘少林张开胳膊,任子威则双手拉扯刘少林,作为裁判员,对于匈牙利选手被罚实在感到费解。崔龙九强调,裁判员是比赛的助手,不应该主宰比赛。
大韩体育会已就此向国际滑联提出抗议,但未被接纳。崔龙九表示,一旦承认误判,裁判员将权威扫地,因此国际滑联不会接纳,但可能会表示遗憾。(完)

2月8日,在北京冬奥主媒体中心,崔龙九在韩国代表团记者会上就判罚不公表态。韩国代表团表示,韩国两名短道速滑男选手在1000米比赛中遭不公平判罚,将诉诸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右起依次是崔龙九、韩国代表团团长尹洪根、副团长柳人卓。 韩联社
knews@yna.co.kr
【版权归韩联社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