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独立运动百年】韩民族向恢复主权迈进
韩联社首尔3月1日电 1919年是韩民族独立运动史上的一个分水岭。1919年3月1日,大批民众涌上街头,高喊“大韩独立万岁”,全国逐渐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独立运动。同年,爱国志士们在国内外接连成立临时政府,为祖国解放持续奋斗。三一运动和临时政府虽然未能立即结出果实,但迫使日本帝国对韩态度软化改采绥靖政策,进而为韩民族恢复主权奠定基础。
1919年以前,围绕半岛的国际形势一直混沌不清,其中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18年,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民族自决权思想,强调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其实民族自决权思想旨在妥处战败国的殖民地统治问题,但渴望解放的半岛人民向威尔逊致函,呼吁国际社会支持韩民族抗日独立运动。
然而日本帝国主义变本加厉,不仅在半岛大幅增兵,还掠夺朝鲜土地和资源。在此情况下,以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大韩帝国首任皇帝高宗李熙于1919年1月21日逝世为契机,600名旅日留学生于同年2月8日聚集位于东京的朝鲜基督教青年会馆宣读《独立宣言书》。这成为三一独立运动的导火索,有力推动了半岛抗日独立运动的开展。
可以说,三一运动是长期处于高压下的韩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侵略的抵抗,体现了民众渴望祖国独立的美好愿望。大田大学教授都冕会在其论文中指出,半岛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歧视和强推有利于统治的近代化的愤怒,以及一战结束后在国际社会上广泛形成要求民族独立的氛围等综合因素促成了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
日前,国务总理李洛渊提议将“三一运动”升级为“三一革命”。一些学者也对该说法表示认同,强调应体现三一运动的意义。首尔汉城大学名誉教授尹庆老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三一运动100周年纪念论坛上主张,虽然三一运动没有颠覆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但为建立主权在民的国家打下基础,可视为一种革命。(完)
yhongjing@yna.co.kr
【版权归韩联社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复制】